足球比分球探网|彩票开奖视频|足球赛果查询网站|荷甲最新比分及积分榜澳客|拜仁比赛赛程

新密通

d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手機驗證碼快速登錄

手機號快速注冊登錄

查看: 150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過度節儉有害健康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于 2016-11-9 20:08: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紅包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

來吧,加入我們,不要只是一個人!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手機驗證碼快速登錄

x
“在家不穿鞋,赤腳走路,每三年可節省拖鞋一雙,并給人以回歸自然的浪漫感覺;看電視時不開自己家的,到陽臺上用望遠鏡看對面樓上的,每小時可節省電費0、05元;內衣每兩周洗一次,可減少洗衣機的摩擦,每兩年可節省內衣一套;襪子一般不穿,有人問就說是肉色的……”盡管是調侃,卻是很多人都在過著的生活。可是在將摳門藝術進行到底的時候,健康也在背后偷襲著你的健康。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古已有之,節儉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縱貫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滄桑歷史,它傳承著一代又一代的文明,支撐起一個地廣物博的泱泱大國。節儉,就是主張人們應最大限度地節約物質財富,減少甚至杜絕浪費的一種觀念。克勤克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類歷史上形成最早、影響最深、歷時最長的一種觀念。
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上,持節儉觀念的思想家和學派數不勝數,中國古代有影響的學派幾乎都是主張節儉的。如儒家的孔丘說:“禮與其奢,寧儉。”“節用而愛人。”道家的老聃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法家的韓非說:“侈而惰者貧,力而儉者富。”墨家的墨翟是主張和宣傳節儉的最突出者,他不僅系統地提出了“儉節則昌,淫佚則失”的節用崇儉的觀念,而且詳細地規定了人們的消費上限。佛教也是特別倡導節儉的,如佛家十戒當中的一戒就是:不坐高大廣床,不聽視歌舞。至于佛家的日常生活更是要求“儉于享受,能甘淡泊”。
節儉消費觀還滲透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人們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朱子治家格言》中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國外節儉消費觀的發展也是源遠流長的。公元300多年前的希臘斯多葛爾學派認為,人應該保持高尚道德,并努力抑制身體的欲望。古希臘哲人德謨克利特提出:“節制使快樂增加并使享樂加強。”加爾文教的教規是吃苦耐勞、勤儉節約、清心寡欲。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認為:“資本增加,由于節儉;資本減少,由于奢侈與妄為。”斯密除反對個人的奢侈,還特別反對政府的腐敗行為。他說:“個人妄為,一部分人節儉補償另一部分人的奢侈妄為而有余,而政府奢侈妄為則無法補償,招致無窮后患。”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提出:“奢侈是社會幸福的最大敵人,而公共浪費比之私人浪費有更大的危害。”
節儉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作用巨大,功不可沒。在社會生產力水平相當低下、物質資料極為匱乏的年代,正是憑借著對物質資料精打細算的使用,人類才度過了漫長艱難的歲月,才得以生息繁衍并發展至今日。倘若人類的先祖們窮奢極欲,揮霍無度,人類恐怕早就因財富的耗盡而滅絕了。作為一個例證的是,曾經盛極一時的古希臘就是在人們的驕奢淫逸中土崩瓦解、徹底衰落的。
然而,我們在充分肯定這一消費觀的積極作用和正面影響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它在現代家庭生活中的的負面影響。有些人過度節儉,從而為疾病埋下了隱患。
1、省電
有的人家為了省電,燈泡的瓦數太小,使得房間里照明度很低。這樣雖然節省了電費,但卻對人的視力,尤其是兒童的視力造成傷害。老年人還會因照明不好而容易發生磕磕碰碰的事故。
有的人家做飯時舍不得開抽油煙機,殊不知油煙氣的長期刺激會損害人的呼吸道黏膜,導致疾病的發生,得不償失。
2、省藥費
有的人患了病,為節省醫藥費,硬撐著不去看病,結果耽誤了治療時機,不但身體吃虧,還增加了后期的治療費用。還有人生病后,不去正規醫院治療,而是找“收費便宜”的江湖游醫。錢花了,病卻沒治好,還可能染上其他的疾病,甚至為此搭上了性命。
3、服用過期藥品
有的人家里備用的藥物過了期也舍不得丟掉,生病時吃了反而誤事,因小失大。比如硝酸甘油片是冠心病人防治心絞痛的常備藥,該藥很容易因保管不當或貯藏時間過長而受潮變質,如不及時更換,一旦急需服用時就會誤事。
4、專買次品
有的人買東西專挑便宜貨,其實便宜沒好貨,吃虧的還是自己。就拿配老花鏡為例,有人圖便宜隨便在地攤上買一副了事,殊不知老年人配花鏡也要經過醫生驗光,確定度數,要是度數不對,越戴視力越差。再比如,誰家都需要用插頭、插座,要是貪便宜,買回假冒偽劣品,在安全方面就會留下很大的隱患,甚至引起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過度節儉可能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和素質提高。人們的素質不能憑空提高,它只是在消費了一定數量和一定質量的生活資料之后才能實現。沒有較為充裕的生活資料,所謂人們素質的提高就是空談。更有甚者,節儉消費觀的不當宣傳和實行還會損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我國許多知識分子、生產模范英年早逝,固然有其工作過于勞累等原因,但他們生活過于節儉,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過度節儉還會浪費時間,影響效率,降低生活質量。在當今快節奏、高速度的時代,若人們過于節儉,放棄現代的消費方式,就必然要浪費時間、影響效率,成為事業上的落伍者和失敗者。現代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貨幣(財富)——生活質量”的轉化效應,即減少貨幣支出,就會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增加貨幣支出就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節儉消費以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為代價。
要醫治這種過度節儉的“病”,主要還得靠自身的心理調節。
首先,要盡可能增強心理的適應能力,努力接受新觀念、新事物,適應社會進步發展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永遠保持樂觀向上、豁達大度的心境。
其次,要對生活充滿信心,不要過分瞻前顧后,克服多慮的不良心理。要相信生活越來越好,現在比以前好,將來也一定會比現在更好。只有對未來不感到擔心,才能克服過度節儉、不敢消費的毛病,高高興興地享受生活的樂趣。
專家愛心提示:
老人千萬要注意不要過度節儉。
艱苦樸素、勤勞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老一輩人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形成了“積谷防饑”的節儉習慣。然而過分節儉,以至于身患疾病也舍不得花錢醫治而導致疾病加重,更增加經濟負擔與痛苦,讓兒女更擔心,得不償失啊。所以老人應該適度關注自己的生活、身體,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也會減少子女們的憂慮,這不也正是老人們本身的心愿嗎?何樂而不為?
健康小貼士:
新節約主義,省并舒適著
所謂“新節儉主義”,其實是一種以理性務實的態度面對人生。該花的絕不吝嗇,該省的絕不浪費,省錢的關鍵是通過合理分析物價等生活成本的構成。比如,不相信廣告宣傳,不盲目跟從社會上的流行風;比如,能找到批發或直銷點的就堅決自己上門去買,省掉中間環節;還有,合理運用一些社會便利設施,如班車、圖書館、導游證等,讓很多花費合理蒸發。
所以,請大家記住,理性+規劃+一點點不怕麻煩=新節儉主義=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手機掃一掃,車主馬上到。掃碼挪車,方便你我。
關閉

猜你喜歡上一條 /1 下一條

首頁|版權問題|手機版|小黑屋|新密通:新密綜合生活服務門戶

GMT+8, 2025-5-10 13:18 , Processed in 0.114258 second(s), 27 queries 豫ICP備17022382號(3265353)

Powered by XMT Inc. © 2015-2026 ArrayV1.0QQ

系統運營:密通科技 豫公網安備 41018302000212號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