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加入我們,不要只是一個人!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油,是讓菜肴變美味的秘訣,也是每個廚房的必備用品。就是這樣一種天天都要用的東西,卻坑了不少人,你家廚房掌勺人,可能也中招了。
一、豬油更健康?朋友圈中有這樣一種說法: 現在得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越來越多,是因為大家都不吃肥肉、豬油,改吃植物油造成的,所以豬油其實要比植物油健康……
實際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是吃油太多。 而動物油相比于植物油,含有更多的飽和脂肪,各國的膳食指南都建議要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從這個角度看,豬油真的不比植物油健康。 如果喜歡吃豬油,偶爾吃點沒關系。 但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都要少吃。
二、促銷的油多買點囤著?最近幾年,油價越來越貴。逛超市的時候,如果發現有促銷,很多人都會心動,想多買幾桶回家囤著慢慢吃。 但是要提醒大家,大桶的油開封后,如果存放不當,不僅品質會下降,甚至容易出現變質,聞起來有股哈喇味。 這種油不僅難吃,還有害健康。 所以,如果家里人口不多,一兩個月吃不完,那促銷的大桶油,便宜也別買。 如果家里人多,用油快,那問題不大。 三、只吃一種油?有人覺得花生油香,就一直吃花生油;也有人覺得越貴的油越好,所以一直吃橄欖油或亞麻籽油。 這是不對的。 1. 不同的油,適合的烹調方法不同。 例如香油、亞麻籽油,適合做涼拌菜;菜籽油、花生油,適合做炒菜;棕櫚油、黃油,適合做煎炸。 如果用香油來炒菜、煎炸,不僅浪費,而且容易產生有害物,危害健康。 2. 不同的油,營養價值不同。 油脂的脂肪酸組成是不一樣的,長時間只吃一種油,不利于脂肪酸均衡。 所以,油最好換著吃。 四、家里買好多種油看了上面說的「油要換著吃」,很多人一定要去超市買買買了。 先別急! 換著吃 ≠ 買好多種 每人每天的用油量只有 25~35 克,如果一下子買了好多種,那每一瓶都用得很慢,很可能到過期了還沒吃完,更不健康。 - 那應該怎么辦? 建議你: 家里準備 2~3 種油就好,拌菜、炒菜分開; 買小包裝,吃完了就換一種。
五、買「無膽固醇」的植物油?很多人擔心膽固醇攝入過多,影響心腦血管健康,所以有商家就推出了「無膽固醇 XX 油」。 這完全是炒作出來噱頭。 因為所有植物油,都不含膽固醇! 還是有商家以此為噱頭▼
六、壓榨油比浸出油好?植物油從加工工藝上分為兩種:壓榨油和浸出油。 網上傳言說,浸出油在制作過程中,會使用正己烷作為浸出溶劑,對健康危害極大! 實際上: 所以,不論是壓榨油還是浸出油,只要是合格品,一般都是安全的。 七、買調和油不看配料表有些人覺得,既然食用油要換著吃,那直接買調和油不就好了。 調和油是多種油混合后的產品,對于懶得換油的人來說,好像確實方便一點。 但要小心商家的貓膩。 例如某品牌的山茶橄欖調和油,看名字以為主要是山茶油(油茶籽油)和橄欖油,很是高大上。
但實際上,配料表中最多的是玉米油和菜籽油,橄欖油和油茶籽油特別少。 80% 是玉米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
再再再再次強調:買東西不僅要看保質期,還要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八、油冒煙了才下菜?油冒煙再下菜,是老一輩的烹調經驗。 在他們那個年代,油中的雜質比較多,油冒煙(雜質揮發),才代表油溫足夠高。 但現在我們用的油都是精煉過的,雜質少。如果冒煙其實代表油溫已經過高,油煙本身就對身體有害,過高的油溫還會產生更多有害物,而且也造成食物營養損失。 九、煎炸油反復用煎炸通常需要較多的油,很多人用完之后舍不得把舊油倒掉,會把它繼續用來炒菜。 這樣做雖然挺節省,但煎炸過的油含有很多殘留物,不僅容易變質,而且有害物多。用這樣的油炒菜,對健康很不利。 建議大家,煎炸過(特別是長時間煎炸過)的油,還是別用了,讓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節約。
十、自榨油、土榨油更健康很多人覺得土榨油或自榨油,不僅更香,而且更健康。 然而實際上,它們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1. 未精煉,雜質多。 土榨油和自榨油含有較多的雜質,雖然油確實更香,但它容易變質,炒菜時油煙也比較大,不利于健康。 2. 1 類致癌物黃曲霉素超標。 黃曲霉毒素常見于發霉的花生、谷物中。 大廠家的油,從選料到加工,都有嚴格的標準,合格率較高,但自榨油和土榨油,沒有質量控制也缺乏監管,黃曲霉毒素超標嚴重,長期吃會增加癌癥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