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四菜一湯的標準公務餐,卻變成了滿漢全席式的鋪張浪費;本該是無酒無煙的廉政餐,卻變成了喝名酒抽名煙的公款消費……
當飯局變成了豪飲夜宴的代名詞,個別視黨紀國法如無物的黨員干部,沒能把住自己的人情關,沒能堅守紀律和規矩底線,在不用自掏腰包的“盛宴”上喝得不省人事,甚至因此導致人身傷亡事故,也就不足為奇了。
新年伊始,廣東省潮州市紀委的一紙通報,令坊間嘩然。該市公路局領導班子于2015年12月31日晚接受該局后勤人員宴請,酒后發生嚴重傷亡事故,致一死一重傷。最終,該局黨組書記、局長被撤職,降為正科級。無獨有偶,去年各地屢現黨員干部因飲酒導致非正常死亡的“致命飯局”。比如2015年湖南省永州市女干部陪酒致死,飯局上14人共喝了6瓶高度酒,就餐標準也遠超過規定的接待用餐標準。事后,參加飯局的永州市市長向曙光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并被免除市長職務。今年元旦前一天,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26集團軍軍長張巖在軍部與兩名老部下喝酒,導致一人死亡。事后,張巖被撤職,由正軍降為副軍。
十八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在正風肅紀的高壓之下,怎么還會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頂風違紀、大吃大喝?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就連普通民眾都懂得在酒桌、餐桌上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點餐用酒適可而止,為何還有黨員干部守不住底線呢?
歸根結底,失守的還是自己這一關。即便中央三令五申、反復強調,可還是有個別黨員干部做慣了“官老爺”,沉迷于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面對別人埋單的酒宴,放浪形骸,缺少理性自控的能力。
吃飯一事看似事小,實則事大。違紀黨員干部之所以頂風妄為,不拿吃吃喝喝當回事,正是個別黨員干部的思想深處染上了驕奢淫逸的病。要想拔除病根,必須杜絕酗酒成性的酒桌文化,打掉官場里低俗利益化的人際往來,讓公務員還原務實清廉的本色,讓官場還原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黨員干部不同于普通公民,必須將黨紀國法置于人情往來之上,用鐵的紀律劃下人際交往的界限。個別黨員干部拿傳統的禮尚往來、人情社會作為私心私欲的幌子,找借口稱原本不愿意出席各種飯局,只是挨不過別人再三邀請,面子上過不去,才勉強為之。殊不知,設宴的人,看重的豈是某些干部的面子,而是他們頭頂的官帽。他人可以沖著官帽宴請,黨員干部自然也可以照鏡子、正衣冠,以身負公職、不便飲酒為由,堅決加以拒絕。
黨員干部應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常給思想深處做做“透析凈化”,加強黨性錘煉和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堅守底線。如此,才不會身陷“致命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