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加入我們,不要只是一個人!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
![]() ![]() 父母往往存在這樣一個認識誤區,“寶寶的免疫力強就是不得病!”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正確的觀念是:“免疫力強,不是不得病,而是不容易得病,即使得病后也能很快恢復。” 免疫力有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之分。先天性免疫是與生俱來的,如胃酸、唾液酸、呼吸道黏膜、血液里的細胞都能夠殺菌,排汗、排尿、排便,也能清除、抑制細菌。這些都屬于先天性免疫,它沒有專一性,不針對某一種病毒、細菌,屬于非特異性的免疫。 后天性免疫是人體在生病后才獲得的,是獲得性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這種免疫力的獲得只有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和病菌交戰過后,體內的免疫系統被激活了,下一次病菌再來侵犯時,免疫系統就會拉響警報,積極抵抗。這種免疫系統越有戰斗經驗,免疫力就越強。 所以,父母不要期望你的寶寶不得病,實際上,寶寶每次生病,體內的免疫系統都會與病菌激烈廝殺,寶寶的免疫力就會上一個臺階。 ![]() 有些寶寶經常感冒、發熱,并不是因為身體沒有免疫力或抵抗力差,而是因為寶寶接觸病原體的機會比其他的寶寶多。例如,當寶寶處于充滿了病原體的空氣中和擁擠的人潮里,由于吸入的感冒病毒種類過多,就有可能患病。 再如,父母回到家,還沒洗手就抱寶寶,很容易把身上、手上的病毒傳染給寶寶。 由于寶寶體質及所處環境的差異,導致有的寶寶生病次數較少,而有的寶寶就較多。但一般而言,“小病不斷,大病不犯”,等寶寶長大些,父母就不再有這方面的困擾了。 真正免疫力低下的寶寶,是指那些三天兩頭反復發生一些較嚴重、化膿性感染的寶寶,如常患中耳炎、肺炎、皮膚化膿、嚴重氣管炎、發育不良等,這些病都是較“毒”的細菌所造成的。 ![]() 父母不要輕易判斷寶寶是否屬于免疫功能低下,更不能把過敏和免疫功能低下混為一談。真正被醫生認定屬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寶寶是極少的。 實際上,醫生判斷寶寶是否屬于免疫功能低下,也是根據寶寶存在反復、嚴重感染的事實,并具備血液免疫學檢查的證據而確定的,即通過對寶寶的血液免疫學檢查結果判斷確實存在IgA、IgG一種偏低或兩種同時偏低時,才能被確診為免疫功能低下。 如果你的寶寶經常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并不能說明就是反復感染,或說是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是過敏(屬于免疫功能過高)所致。 ![]() 在并不了解寶寶自身免疫系統的功能,并不知曉寶寶免疫系統現狀的情況下,只是一味地認準“增強免疫力”這一觀念,就算購買和使用再多的“有效”藥物,最終得到的效果也不如想象中的那樣“有效”,反而會對免疫功能造成損害。 如果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情況下,使用免疫增強劑,會引起過敏等其他免疫性疾病。過敏是免疫功能異常增強導致的,盲目使用免疫增強劑只會使過敏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如果寶寶被確診為過敏,應采用抗過敏治療,并進一步做過敏源篩查,待找到過敏源后,才能真正預防過敏的再次發作。 寶寶的免疫力與每天吃的食物有關。為寶寶提供的飲食要保證營養配比均衡、品種多樣,讓寶寶定時定量進食,才可以滿足身體的需要。過分地補充某種營養品反而對寶寶的身體沒什么好處。父母在給寶寶挑選營養品時,不要想當然地想補什么就買什么。 ![]() 要提高寶寶免疫力必須讓自身所處的環境保持清潔,避免細菌的傳播與病菌的傳染,這樣就能夠減少細菌在周圍環境傳播。尤其在春秋之際,最容易滋生細菌,所以要特別注意家中環境的消毒。 但是,物極必反。寶寶需要清潔、干凈的環境,而并非是絕對無菌的環境。其實,過分干凈的環境對寶寶的免疫力反而是一種干擾。寶寶出生后,在不斷接觸外界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過程中,免疫力會逐漸成熟起來。感染疾病也是促使獲得性免疫成熟的有效方法之一。 日常消毒過度,反而會影響寶寶免疫力!寶寶6個月大以后,身體開始構建起自身的免疫力,在此過程中,需要有外界的細菌、病毒和微生物參與刺激其體內的免疫細胞,才能讓這些“新兵”有機會跟外界的“侵略者”過招,才能促進免疫。這是一種不需要打針,也不需要經過生病,就可以獲得免疫力的好方法。 ![]() 生病也可以成為一種訓練。普通的感冒發熱等小毛病,通常為病毒感染,為自限性疾病,病程約1周左右,抗生素對病毒感染無效,寶寶的體溫在38℃左右時,體內的免疫系統可達到最佳的抗感染效果,38℃以下時不要著急退熱。且抗病毒藥物有很強的毒性,除非嚴重的病毒感染,一般是不需要采用抗病毒治療的。 寶寶身體的防御系統和健康體魄都是在從小到大和各種細菌不停戰斗中發育、成熟并壯大起來的。小病可以當成身體經受的一種訓練,身體的結構會構筑出各種等級的防衛線。因為每次生病,人體就獲得了相應的抵御能力,健康的體魄也就由此而形成了。因此,自然的成長環境對寶寶而言,雖充滿著細菌但是也有絕對的好處,在“度”的范圍內,多見識一些東西,會像注入疫苗一樣給寶寶注人寶貴的免疫力,對寶寶的健康成長,也是益處多多。 越是積極治小病,就越是容易生病。因此,父母千萬不要害怕寶寶生小病,并避免不必要的用藥。無論細菌還是病毒感染,雖然都會讓身體感到不舒適,但都能促使免疫系統的成熟。 ![]() 對寶寶免疫力的重視,也使得父母們出現了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我們知道,人體免疫力是人體防御外來病毒侵害的重要屏障,但是這是否意味著人體免疫力越高,這個“屏障”就越堅固呢?請記住,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免疫力平衡和適當才是最好的。 和其他重要的身體指標一樣,免疫力太低了不行,太高了也不好。誠然,免疫力是寶寶身體防御外來病毒侵害的重要屏障,理論來說,屏障越強大越嚴密越好,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免疫力高了,寶寶的身體免疫能力超過正常水平,也會導致人體正常組織細胞損傷,此時免疫系統會失去分清敵我的能力,把身體中的正常細胞當成是“外來者”而加以消滅,如重癥肝炎;或免疫系統對自身機體的成分發生免疫反應而引發免疫紊亂。這就好比一支軍隊誤將它本該保護的主人當成了敵人,造成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局面。從而使寶寶的身體出現各種過敏反應,也就是過敏,表現為哮喘、紅斑狼瘡、風濕性疾病等。 其實免疫系統就像彈簧一樣,適當地加壓可以加強彈性,但加壓過大,就會使彈性降低。 總之,身體健康的個體具有正常的免疫力,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會自動將免疫能力調整到一個合適的水平,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以了,不必依靠免疫制劑,適度的免疫力才是至關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