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加入我們,不要只是一個人!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好朋友買了她最喜歡的香水,但是自己沒有。于是14歲女孩不笑、不說話,還摔東西…… 14歲的初二女孩琪琪(化名)最近心事重重,不跟爸媽說話,也不出門找朋友玩。 了解情況的琪琪媽說出了原因。年前,琪琪的同班同學、好朋友楠楠(化名)買了一瓶香水,而那瓶香水是琪琪喜歡已久卻沒能擁有的。 琪琪媽說:“我家條件一般,我和她爸的收入,去掉孩子上學、補課的費用,就只夠吃喝了。不像楠楠家條件好,有能力買大牌子香水。”琪琪媽介紹。 據了解,琪琪心儀已久的那款香水,是國際一線品牌的限量版,包裝華麗,僅80毫升就1600多塊錢,非常昂貴,“1600塊夠我們全家一個月吃喝了,我真是舍不得!” 為了這瓶香水,琪琪多次向媽媽提出要求,都被拒絕了。“你以前還說,只要我學習好,什么都給我買。現在我學習好了,你也沒兌現,騙我!為什么她(楠楠)能有的我不能有?”琪琪一度情緒失控地指著媽媽大聲說。 在這次爭吵后,琪琪情緒很低落,總是跟爸媽吵架,不搭理其他人,手機、遙控器、水杯、椅子……經常是手邊有什么就摔什么,表現得非常焦慮和急躁,連閨蜜找她出門都不愿見。 除夕那天晚上,爸爸買了兩瓶啤酒,讓琪琪一下子摔碎了,一家三口連年都沒過好。 擔憂女兒的這種情況,琪琪媽在年后跟親戚借了錢,去商場買回了這瓶香水。 琪琪見了香水,表情很冷漠,完全沒表現出開心,這讓琪琪媽非常不安。 ■心理專家 培養“延遲滿足”和“替代滿足”的習慣 經過在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治療發現,琪琪因為家庭條件差而自卑的情況由來已久。家里人對她的態度就是:只要學習好,一切都能擁有。而實際上,琪琪確實做到了學習成績好,但家里卻做不到當初承諾過的給她買任何東西。琪琪也因不能接受這樣的客觀現實,而郁郁寡歡。 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專家劉長輝表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家庭條件怎樣,都不能給孩子灌輸“只要學習好,一切都能擁有”或者“只要聽話,一切都能有”的思想。因出現攀比心理,而產生的情緒波動,如暴躁、睡眠不好、吃不好飯等情況,可稱之為“焦慮障礙”。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同學、朋友,彼此的家庭經濟情況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對此,家長(微博)應從以下幾方面幫助孩子正確認知家庭經濟差距: 1。家長對孩子做出的承諾,要量力而行,可不讓孩子期待過高,造成落差。 2。不要從小灌輸“只要學習好,什么都能有”的思想,很容易養成孩子偏激的性格。 3。孩子在成長中要學會耐受挫折、創傷、抗擊摔打的能力,不要所有事都滿足他。 4。培養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所需的觀念。 5。培養孩子“延遲滿足”和“替代滿足”的習慣,不要什么要求都馬上滿足,找到適當替代品滿足他也可以。
U10201P18DT20141226170702.jpg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105.64 KB, 下載次數: 6)2016-3-1 11:17 上傳
|